与波蘭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正片
绿色边境
波蘭與白俄羅斯交界上的這片蓊鬱森林,大批中東與非洲難民湧入,敘利亞難民一家也在其中。他們以為只要步行通過邊界,進入歐洲,安全的日子就會到來。殊不知波蘭政府放任邊境警察用暴力驅趕難民,白俄軍方會再將他們逐回原地。成為白俄羅斯擾亂歐盟的人肉子彈,又被波蘭政府視為洪水猛獸,全家老小困在林中進退不得、飢寒交迫,陷入無間往復的煉獄。 波蘭名導阿格涅斯卡霍蘭年逾七十,火力與行動力絲毫未減,把2021年真實事件搬上大銀幕。除了以匿名警衛證詞為本,更用史詩級篇幅,從邊境警察、救援人士、鄰近居民等不同視角,堆疊出的殘酷真相,凝成一記人心重擊。直指當局利用民眾仇外心理,罔顧難民人權,甚至加入最新國際事件比對,觀點犀利、力道強大,引來波蘭警政激烈反彈。影片於威尼斯影展首映後,不僅好評橫掃國際,更獲頒評審團特別獎。
绿色边境
-
HD
夜车1959
去年過世的波蘭導演耶吉‧卡瓦萊洛威茲,是「Polish Film School運動」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擅長以影像呈現細膩的細節,累積給予觀者強烈的震撼力。議題圍繞個人在社會備受政治或戰爭壓迫下,人性的掙扎與道德的選擇。這些深具豐富意涵的創作文本,也讓他的作品深受影壇重視。1951年拍攝首部劇情長片《The Village Mill》,隨後完成《Shadow》(1956) ,以及本片《夜車》,這些影片都被視為相當具時代代表性的波蘭電影。卡瓦萊洛威茲亦曾主掌知名的KADR 製作部門,安德烈華依達、塔都茲考威克(Tadeusz Konwicki) 和尤利斯馬休斯基(Juliusz Machulski)都曾在其製作部門工作。他最為人所熟知的影片莫過於1961年的《修女約安娜》,以及1966年改編自Bolesław Prus的歷史小說《Pharaoh》,本片亦入圍了1967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夜車》敘述一對男女Jerzy和Marta意外地在前往波羅地海邊Hel的夜車上共處一室。一表人才的Jerzy狀似緊張,看來像是在逃避追趕,Marta剛開始也沉默不言,慢慢的兩人才成為朋友。在車上還有愛慕著Marta的男孩Staszek,以及擁有豔光四射的年輕太太的老律師。當火車停靠在一個小站裡,警方上車開始搜索畏罪潛逃的殺人犯時,流言開始四起,都將警方要緝捕的對象,指向這個車廂中的Jerzy和Marta…。 不同於當時深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影響的「Polish Film School運動」作品,《夜車》瀰漫著希區考克式的懸疑詭譎氣氛。全片的劇情推展在火車內進行,封閉的車廂成為卡瓦萊洛威茲最好的發展空間。火車上乘客間彼此的猜忌與不信任,可說是當時波蘭共產社會的最佳寫照,也是一部波蘭影史重要的傑作。
夜车1959
-
罗曼·波兰斯基传记电影
-
瓦文萨希望之人
-
HD
家庭生活1971
30歲的維特在西里西亞的建築設計公司工作,某日接到家裡的來信,敦促他回鄉探望生病的父親。維特的故鄉是在華沙附近的小城鎮,當他抵達時才知道父親只是藉口患病希望他回來承擔家庭責任。但維特討厭他們的生活方式,他的父親是個酒鬼,他的妹妹貝拉是個花癡,他的姑媽髒亂而揮霍,維特要到外地工作來滿足他們的花費。 雖然距前作《水晶的結構》只有兩年,但波蘭的政局已起了變化。華迪洛.哥穆爾卡已經下台,愛德華.蓋萊克成為共黨第一書記。蓋萊克提出努力提高生活水平的政策,但是未獲得波蘭人的信任。 影片主題是逃避。維特擺脫家人到另一個城市就業;母親早就逃到國外;父親酗酒;妹妹透過性行為。贊祿西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通過電影建議我們應該努力改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後退,或沉迷於不能實現的幻想。
家庭生活1971
-
HD
邪魔2015
英國來的準新郎,準備在未婚妻的故鄉波蘭舉行傳統婚禮。婚禮前夕收到別墅做大禮,當他興高采烈在院子開挖,準備為兩人未來的家整理新貌,卻意外挖出一具白骨。 婚禮當天,熱鬧的筵席從白天進行到黑夜,觥籌交錯間,新郎開始失態,還冒出流利的意第緒語。岳父擔心他有癲癇,大舅子以為他借酒裝瘋,還有個醋罈子不斷挑釁。當新娘在一旁乾焦急的時候,一位老人家發現附在新郎身上的鬼,竟是他認識的女子,情況更加混亂詭異⋯⋯。 波蘭導演馬辛羅納以現代視角講述猶太傳說,新郎著了魔固然恐怖,但眾人企圖粉飾太平的瘋狂執念,更像惡鬼現形。以色列帥哥伊泰提倫把準新郎從瀟灑男兒郎變成一身二魂、備受折磨到徹底失控,演得入木三分。而本片導演於波蘭首映前陳屍酒店的噩耗,則讓這個關於詛咒的故事,更添離奇色彩。
邪魔2015
-
1941之春
-
草原上的男孩
-
卡尔巴拉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