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表现主义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 HD
    1933 悬疑 其他

    马布斯博士的遗嘱

    一部曾被德国纳粹禁映的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  本片是1922年《马布斯博士》上下集后的续集,有着浓厚的表现主义色彩。影片对纳粹和希特勒的影射非常明显,因此刚上映便遭禁。  本片讲述地下犯罪集团头目马布斯被抓到疯人院,但在那里依然口出狂言,发号施令,直到他死后,这些指令在外面仍有人执行,让警察百思不得其解……

    马布斯博士的遗嘱

  • HD
    1920 恐怖 其他

    泥人哥连出世记

    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品  A  公元4世纪的犹太教法典(Talmud)中提到过Rava造golem的事。Rava的全称叫Rabbi Abba ben Rav Hamma,他造了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他把这个“人”送到Rav Zera面前,由于它对问话没有反应,Zera就说:“你准是由我的某个同行造的。回归尘土吧。” (Sanhedrin 65b) 在宗教意义上,只有上帝造的人才是完整的人,才会说话,而Rava造的不是真正的人。按照犹太传统,当时那些拉比(Rabbis)和大贤(Sages)都能造人或者动物Golems,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B  Golem的传说后来逐渐改变,十七世纪由布拉格的Rabbi Loew(Rabbi意犹太教的学者)创造了一个Golem来保护住在犹太区的犹太人免遭反犹主义的暴力侵扰。为避免麻烦,故事中的学者总是在Golem完成它的使命以后,再自觉地把它重新变回为无生命的泥土。一天,Rabbi忘记将Golem变回泥土,当城市所有人已经作礼拜去了,Golem发怒毁坏全城。这个故事架构一直到十九、二十世纪都还在文学著作里出现,最著名的是Gustav Meyrink的《Der Golem》,在一九一五年普遍被阅读,值得探究的是,这样的小说刚好出现在工业革命的时代。这反映了人们对于科技所带来伦理的挑战的惶恐。  C  1920年由Carl Boese和Paul Wegener执导的经典默片Der Golem, wie er in die Welt kam (The Golem: How He Came Into the World) 就是改编自Gustav Meyrink的小说。这部影片集中体现了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对Fritz Lang等导演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中精心设计了手提灯光、煤油灯光、火炬等一系列光源效果,用于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营造影片的环境气氛。这种具有表现力地运用灯光效果的方法,最终发展为所有德国电影形式表现的一大特征,同时也为电影恐怖片的造型的表现手段提供了经验。  D  Golem的传说同样也是玛丽·雪莱的著名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来源之一,不过不同的是:传说中的Golem笨拙、鲁莽,既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力量,也不知道自己有多笨或者有多无知;而在玛丽·雪莱笔下,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所创造的怪物虽然莽撞,但却善于学习,极富人性,懂得

    泥人哥连出世记

  • HD
    1920 悬疑 其他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德国小镇,面目狰狞的卡里加里博士(沃纳·克劳斯 Werner Krauss饰)终于获准表演催眠术。大学生弗朗西斯(弗里德里希·费赫尔 Friedrich Feher饰)和艾伦(汉斯·海因里希 Hans Heinrich von Twardowski饰)也来观看。疯狂的卡里加里博士向众人展示他是如何催眠和控制他的搭档凯撒(康拉德·韦特 Conrad Veidt饰),并向众人宣布:凯撒可以回答大家提出的所有问题。好奇的艾伦问道:我能活多久?病态的凯撒回答:活到明天凌晨。弗朗西斯并不相信,可艾伦却是满脸惊恐。随之,艾伦真的被杀害了。弗朗西斯把消息告诉了好朋友珍妮(丽尔·达戈沃 Lil Dagover饰)和她的医生父亲。他们展开了多方追捕,可惊人的秘密却丝丝入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本片是世界电影史上被谈论得最多的影片之一,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影片以其怪诞的表现主义风格,成为以后西方恐怖片为之效仿的鼻祖。1958年本片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由26个国家117位电影史家评选为“世界电影12佳作”的第12名。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 HD
    1924 恐怖 其他

    蜡人馆

    保罗·莱尼拍摄于1924年的《蜡人馆》被普遍认为是表现主义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采用了与《疲倦的死神》相类似的叙事结构,讲述一个蜡人馆的老板请来一位作家为自己的蜡像人物编故事。作家编写了三个故事:哈里发的故事、伊凡雷帝的故事和“恐怖杰克”的故事。其中第一个几乎完全脱胎于《疲倦的死神》,第二个则是有关俄罗斯历史上的暴君,第三个更是诡异离奇,基本上是英国近代史上两个杀人狂魔“弹簧腿杰克”和“开膛手杰克”的结合体,这两个杰克都是历史上的悬案,传说他们是地狱的使者,在人世间嗜血如命、杀人如麻。在影片的最后,连作家本人也被杰克追杀。我想,现在那些有关连环杀人犯的恐怖电影,其源头恐怕得追溯到这里。

    蜡人馆

  • HD
    1949 喜剧 其他

    糊涂虫

    西班牙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墨西哥时期的杰作,可看做是《黄金时代》等实验性较强的表现主义作品之后的有力回归。一部不可错过的天才喜剧!

    糊涂虫

  • HD
    2005 悬疑 其他

    你喜欢希区柯克吗?

    久利奥,一个搞着自己论文的电影系学生,在他不忙于观看德国表现主义作品或经典恐怖影片时,在当地音像店度过大部分时间。在店里的一天晚上他与住在自己公寓外街道另一边的萨沙相识。而第二天,萨沙的母亲被发现死亡。久利奥确信谋杀的实施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影片中得到启发,于是违背女朋友的忠告,决定开始他自己的调查...

    你喜欢希区柯克吗?

  • HD
    1983 剧情 法国

    水手的三枚硬币

    关于故事的故事,一切要从这年青学生的怪遭遇讲起。    他刚杀了人,双手血仍未冷,第一件要做的事,却是到附近的舞场,聆听这醉酒水手的传奇一生。不记得多少年前,水手从自己的家乡启程,搭上一艘由幽灵驾驶的远航船。鬼船的诅咒是:他是唯一一个船上的生灵。鬼船在拉丁美洲各个港口漂荡,水手随船到处经历,在船上、妓院、码头间度过比神话更匪夷所思的历险。    这许多魔幻经历,满有波赫士小说的魔幻神采,而以别创一格的视觉及美术效果呈现,反映出拉乌尔 鲁兹(Raoul Ruiz)对超现实、表现主义影像的驾驭,可谓惊世骇俗。

    水手的三枚硬币

  • 已完结

    水木奇缘之万物定律

    本剧描写了几个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因由一个非正常科学研究社团纳新而相遇,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麻辣爆笑的校园喜剧故事。居中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发明,引发了社团的智商大爆炸与情商大作战。  剧情构置倾向校园爆笑喜剧、黑色幽默等表现主义手法,轻科幻风格。情节简单但主题深刻,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和际遇。打造脱胎于“网络科技”的系列故事,围绕奇妙规则展开暗藏玄机的故事。并结合当代科技发展,展现“近未来”生活方式探索。

    水木奇缘之万物定律

  • HD
    1974 剧情 其他

    爱德华·蒙克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蒙克作品的强烈精神和感情,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呐喊”(挪威语Skr 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被视为后工业现代化的极度痛苦之象征。  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有争议、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同时还回溯到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  花絮:  彼得·沃特金(Peter Watkins)1974年执导的这部影片记录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华德·蒙克的一生,被英格玛·伯格曼评价为“天才之作”。这部影片被认为是表现艺术创作过程的最佳作品之一,它不仅聚焦于蒙克早期循规蹈矩的岁月,还深刻地展现了情感、政治和社会的剧变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MoC这次发行的是原始的 211分钟电视版本,这也是本片地位和评价最高的一个版本。依彼得·沃特金斯所言,这是他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影片。当他被蒙克的画作触动之后,花了三年的时间来说服挪威电视台拍摄这部影片。影片1976年3月在英国BBC电视台播放之后得到评论界的广泛褒扬。《时代》杂志在评论中用到了“催眠”一词,的确,Watkins就像催眠大师一样将观众拖进了1884年的挪威。  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争议性、得到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回溯了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也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的经历。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

    爱德华·蒙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