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运粮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 已完结
    1982 战争 内地

    海啸

    这部剧写的是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胶东地区(确切地说是昌潍根据地)遇到了海啸灾难,颗粒无收,根据地老百姓面临断粮危险。以宫明山为首的八路军运粮小分队,包括文书郭玉文,战士大老姜,通讯员小马等人接受了为根据地送粮的任务。一路上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了土匪的骚扰,日寇的截击,国军的偷袭,小分队的战士几乎全部牺牲,最后终于将粮食安全地运达目的地。

    海啸

  • 正片
    1993 剧情 大陆

    陕北大嫂

    一个叫金大义的国民党骑兵受伤被俘,被安排在李家崖村。村民都不愿意接受他,只有一位善良的大嫂收留了他。骑兵头目哈胡子是金大义的义父,为寻找金大义来骚扰李家崖,金趁机逃跑,但是受伤未愈的他没跑多远就落在了沟里,大嫂为此四处寻找。村里断粮,金大义偷吃了小羊羔,大嫂获知丈夫牺牲的消息,悲愤的大嫂将金赶出了家门,但金自己回到了大嫂家。金主动承担了帮助村里运粮的任务,并与前来抢粮的哈胡子不期而遇,当哈要枪杀大嫂时,金向哈扣动了扳机。

    陕北大嫂

  • DVD
    1954 剧情 大陆

    沙家店粮站

    根据柳青小说《铜墙铁壁》改编。  1947年春天,蒋介石匪帮调动了数十万兵力疯狂地进犯陕甘宁边区。当时,边区的军民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主动撤出延安,屡次给疯狂的敌人以沉重的打击。7月间,我军为了诱敌北进,猛扑榆林城。这时保证数万野战军的粮食供应,便成为陕北人民争取胜利的主要任务。沙家店是米脂县的一个区,那里设立了粮站。到那里领粮的部队很多,粮站的粮食眼看供应不上了。曹区长、区委金书记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派民兵队长石得富到邻区去催粮。路途中,运粮队遇上敌机空袭,幸亏石得富镇静地指挥防空,才没有遭到大损失。这件事得到同路的葛专员称赞。葛专员路过沙家店视察备战情况,他特别提醒他们不但要管好粮站,还要照顾全面,组织群众做好备战工作,千万不能让群众遭到损失。金书记遵照葛专员的指示,决定把粮站交给石得富负责,另外找村里的石永公、疤虎、二木匠等人协助石得富。粮站工作交代妥当后,区干部就下乡去检查备战工作。战争形势迅速发展着,北上的敌人已经逼近邻县绥德。当时人心惶惶,石永公开始动摇,地主又乘机放火破坏,而粮站里还存着180多石粮食。怎样妥善地处理这些粮食呢?石得富便到离粮站30多里的镇川堡 支前委员会去请示葛专员。镇川堡当时正在紧张撤退中,从榆林南下的敌人已到堡外的河对岸。石得富见到了葛专员。葛专员指示石得富当夜发给野战军一百石粮食,剩下的必须在天亮前全部疏散到大路以北。最后,他告诉石得富:“虽然敌人几乎占了所有的县城,但毛主席仍然留在陕北……胜利很快就会到来的。”这消息给石得富很大的鼓舞,当下他便赶回沙家店。那一夜,大雨倾盆,山洪暴发,石得富等人在粮站里一夜未睡,等待着部队来运粮。天明前,接到葛专员的紧急通知,才知道运粮队因道路被山洪隔断不能来了,让他们就地动员群众疏散粮食。就在这一夜里,敌人占领了镇川堡并决定明日经沙家店进犯乌龙铺。饥饿的敌人到处搜刮粮食,并准备抢劫沙家店粮站。黎明,敌人的前哨部队已经接近村口,但是粮站里还有80多石粮食来不及疏散。石得富领导大家埋好地雷,即上山准备扰乱敌人。在最危急的时候,曹区长带领游击队前来支援,终于击退了企图抢粮的敌人。石得富等人连夜又下山去疏散粮食,疏散不及的,就在当地埋下。又过了紧张的一夜,粮食刚疏散完毕,敌人就进了村,疤虎在掩护粮队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石得富忙着掩护石永公撤退,又赶回粮站找到石永公来不及拿走的粮账,当他刚把粮账掩藏在

    沙家店粮站

  • 已完结
    2013 动画 大陆

    河神之鼓

    在潮州榕江的历史上,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古谚,叫“双溪嘴沉船,石井岩出米”。说的是官家的运粮船一到双溪嘴这块儿就会触礁沉没,而下游的石井岩则时不时蹦出米粒来。人们认为这是河神体恤百姓的疾苦,而暗中使的法力。我们的故事也在这个传说的基础上展开。  一个云游僧人来到潮州地区,他一路上见到了民间的疾苦。路途辛劳,他在一间破庙暂时歇脚,并在一尊神像前打坐入睡。睡梦中,不知从何方传来了锣鼓之声,河神的扈从载歌载舞,连队来到江中间,截住了官家的运粮队。经过一番缠斗,所有的粮食都被河神们拿走了……

    河神之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