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郭沫若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 正片
    1988 传记 大陆

    问天何时明

    抗日战争中期,蒋介石一手制造的"皖南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面对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蒋介石倒行逆施,更加血腥地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同,曾被通缉被迫逃亡到日本的郭沫若在此时弃家归国参加抗战。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国民党的腐败统治,郭沫若义愤填膺,遂产生了创作历史剧《屈原》的冲动。八路军征订办事处主任周恩来认为,革命文艺家们可以利用话剧这一武器同敌人斗争,热情地支持郭沫若的创作。《屈原》终于上演了,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轰动了重庆,轰动了全国。进步力量的胜利激怒了蒋介石,他请来周恩来"兴师问罪",被周恩来义正辞严地驳了回去。宣传部长张道举行文化界名人招待会向郭沫若发起围攻。郭沫若从容自如,谈笑风生,巧妙地避开学术之争而切中要害,令张道藩及反动文人们张口结舌,十分尴尬。为了冲破当局的封锁和破坏,继续扩大影响,剧社决定到北陪等地去演出。端午节这一天,龙舟竞水,百舸争流,剧社的大船徐行其中,江上岸边一片欢腾。突然,宪警乘快艇迎头阻截,妄图阻止剧社的行动。剧社的演员们站在船头奋力摇起了"楚"字旗,龙舟马上掉转船头,围挡在剧社大船的前面。在岸上、江中人民群众的声援下,宪警们欲进无路、欲退不能,狼狈之极。郭沫若双手向天,深深感谢父老同胞的骨肉之情。

    问天何时明

  • 第3集完结
    2023 其他 大陆

    红崖天书

    在贵州腹地有一座山,山区有一个民谣大意为:谁能破解红崖上的天书文字,就能取走白岩洞中的十八抬金银。据说诸葛亮率军曾在此晾晒盔甲,故称晒甲山。山上有一块浅红色绝壁,附近山间的居民常可以看到崖壁上红光如火,鲜艳夺目。这些红光来自崖壁上的一片用铁红色颜料书写的奇特石碑文,这些符号形状怪异,参差错落;像是文字,又更像是图画,当地的人称其为“红崖天书”。它被誉为是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包括丁文江,郭沫若在内的无数学者曾试图破译却不甚了了。船舶工程师林国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红崖天书,他决定破译天书。然而,进一步研究之后,他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红崖天书

  • 已完结

    沧海一粟

    上海光复了!深深地爱着表妹杨守玉的刘海粟从古城常州逃婚来到上海。他激情澎湃,与同伴乌津之、谢炳文一同剪去了拖在脑后象征封建的大辫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  在封建的中国首创男女同校,旅行写生,特别是用全裸人体进行美术教学。他们的行为立刻遭到封建卫道士的围攻打击,在康有为、蔡元培、郭沫若等进步人士支持下,率同仁、学生与封建恶势力乃至军阀孙传芳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斗争,终于法庭获胜!  在美专教学改革的热潮中,刘海粟遇见了妓女出身的考生潘玉良,面对渴望求学却又无助的女子他伸出了有力的大手,说服拒绝潘玉良的乌津之,让潘玉良入学上海美专。海粟此举再一次高举了反封建大旗,郭沫若誉他为“艺术叛徒”!  女校学生张韵士羡慕海粟的才华和胆识,深深爱上了他,双双落入爱河,从此海粟在办学和作画的漫长旅途中,有了一个红颜知己。  刘海粟对蒋介石在上海血腥屠杀革命者和进步人士义愤填膺,发表了多篇谴责文章,竟被以学阀通牒抓捕,军警、特务日夜监视。谢炳文、乌津之和海粟在与军阀妥协和抗争的决择上也有了意见分歧。  蔡元培安排刘海粟登上了东渡日本避难的轮船。富士山下,海粟被异国美景吸引,画出了许多精品佳作,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画坛巨子”。  他回国后,领着学生丁辉,登临五岳之尊的黄山,誓要搜尽奇峰化作胸中图画。  在北平,海粟卷进了徐志摩与陆小曼惊世骇俗的爱情之中。刘海粟的爱情生活起了变化,美丽、聪明、富于心机的美专校花成家和出现在海粟生命里,作为妻子张韵士没有吃惊,相反倒觉得是预料之中的事。因为在她看来,艺术家爱美的追求与感受与常人不同,她将会失去自己的丈夫,这是无疑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久,当刘海粟决定娶成家和时,张韵士和刘海粟在平静和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他们的婚姻生活。  抗战期间,刘海粟点燃胸中怒火,冒着战火,在前线写生了油画《四行仓库》。他讴歌十九路军,创作了许多精彩作品,四处巡展、义卖,将所得善款悉数交给红十字会。  在经济问题上,成家和与刘海粟发生了矛盾,两人经常为卖画所得钱款支援抗战还是自己留下而发生争执。夫妻关系急转直下,破裂即在眼前。  刘海粟应邀去新加坡办抗日赈灾画展,他认识了纯情、活泼、热爱和平的华侨少女夏伊乔,刘海粟喜欢这个学生,他热心地把学问、画艺传授给她。渐渐地两人心中互生爱慕之情。  日军侵入,大肆搜捕文化人。刘海粟在友人的帮助下,躲到乡下,不幸仍被抓住。夏伊乔

    沧海一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