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帕索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DVD
死神1962
故事开始于罗马城内的一起凶杀案。一名妓女在台伯河边的公园中遇害,几名案发当夜出现在现场的相关人员被警方一一盘问:身无分文的年青人坎提声称最近在找工作,然而事实是他同两名同伴在公园中伺机偷窃恋人们的物品;惯犯布斯德利久未与警方打交道,他在案发当日白天约会了情人,然后与供养他的放债女友大吵了一架;士兵特奥多罗当日则在街上纠缠陌生的女子们,他在公园的长椅上昏昏睡去,但目击了一名穿着拖鞋的可疑男子……可疑男子到案,向警方供述当日自身的经历,同时将一对儿百无聊赖的年青人引入案情。不移时真相终于大白。 本片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的处女作,根据帕索里尼的小说改编而来。
死神1962
-
HD
十日谈1971
获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影片取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著名小说集《十日谈》,帕索里尼从中挑选了8个(亦有说10个)发生在那不勒斯等意大利南部地区的故事进行拍摄(原著中以佛罗伦萨地区故事为主),这些故事大多以揭露教会虚伪丑恶本质为宗旨,并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性解放的肯定态度。 原著《十日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它以十四世纪黑死病横行的时期为背景,通过十位青年所讲述的一百个故事,大胆鞭挞了当时天主教会的种种丑行,表现出平民阶层追求自由、摆脱宗教束缚的渴望。这部现实主义风格明显的作品堪称欧洲古典文学的杰作,被后人誉为和但丁《神曲》齐名的" 人曲"。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后期崛起的导演帕索里尼,延续了自己六十年代以古代神话题材警醒当今世人的创作路线,以相对通俗化的手法连续改编拍摄了《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和《一千零一夜》三部古典名著影片,合称"生命三部曲"。因为这三部影片中裸露镜头较多,又采用了较为通俗的娱乐片路线,有的电影学者也称之为帕索里尼的"色情三部曲"。对此帕索里尼本人阐述了自己的创作观点:"我向观众表现的是整个世界,封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情欲极其深刻而狂热地起着支配一切的作用。……我要推出这个世界并且说:你们可以比较一下,我要向你们表明,我要向你们诉说,我要向你们提醒。"
十日谈1971
-
寂静人生
-
已完结
坎特伯雷故事集
本片取材自文学著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影片则在原著众多独立的小故事中选取八段故事,以短小精悍、赤裸露骨的叙事风格,反映了中世纪英国的社会百态。这部强调性爱作为反抗宗教束缚、争取人性自由武器的电影,逼真的刻画了一个个迥然不同的众生相,穷奢极欲的城主,专营告密敲诈的小人,故弄玄虚勾引邻家少妇的学生,放荡荒淫的女财主,以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无赖等等。 由意大利著名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执导的影片《坎特伯雷故事集》,改编自十四世纪英国诗人杰弗雷·乔叟的同名诗体小说集。导演帕索里尼亲自扮演乔叟。本片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中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为《十日谈》和《一千零一夜》。影片荣获1972年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坎特伯雷故事集
-
寂静人生
-
HD
一千零一夜1974
故事讲述天真的穷小子阿拉丁(尼纳托·达沃力 Ninetto Davoli饰)爱上了一个女奴苏玛洛(伊娜丝·佩莱格里尼 Ines Pellegrini饰),成为她挑选的新主人。苏玛洛带他初尝性爱的快乐,并给他讲书上描述的各种情色故事。不久嫉妒的奴隶主抢走了苏玛洛,阿拉丁四处寻找着她,并在路上听到了旅行者们向他讲述的各自或悲情或浪漫的爱情故事。 由“后新现实主义时代”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执导的影片《一千零一夜》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为《十日谈》和《坎特伯雷故事》。影片以正面肯定的方式对性爱民俗和同性恋加以描述,把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古老而传奇的故事搬上银幕。本片荣获1974年第2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并入围1974年第2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一千零一夜1974
-
DVD
狂暴1963
《狂暴 La Rabbia》使用了20世纪50年代的纪录片片段和相关评论,试图回答存在主义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以不满、痛苦和恐惧为特征?这部电影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导演,左翼的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和保守派的乔瓦尼·瓜雷希,为观众提供了对现代社会的对比分析和处方。第一部分,由帕索里尼,是一个谴责西方文化的罪行,特别是那些对殖民非洲的罪行。与此同时,它是一部关于前非洲殖民地解放和独立的编年史,把这些民族描绘成世界舞台上的新主角,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他们的“救星”,并暗示他们“无辜的残暴”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宗教。相比之下,瓜雷斯基的角色则是对西方文明的捍卫,以及用传统基督教术语表达的对人类未来的希望。
狂暴1963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